OA

招采

山西交控集团两项新能源项目入选“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

发布日期:2025/7/7 10:40:58 浏览:

7月2日,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发布“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山西交控集团申报的《底置式电动重卡换电站》《榆和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数智化区域微电网示范项目》两项新能源项目成功入选。

重卡换电新模式:5分钟极速换电,降本增效

底置式电动重卡换电站项目由山西交控交投集团牵头实施。针对新能源重卡续航短、补能慢的痛点,集团在京昆高速、沧榆高速等干线布局8座换电站,打造“晋煤东运”新能源运输通道。项目采用宁德时代“骐骥”底置式换电技术,单站配置24个171kWh电池仓位,5分钟即可完成换电,单日服务能力达192次,满足重卡长途干线运输需求。

●统一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化电池模块设计,适配95%主流重卡车型,实现跨品牌通用换电,解决行业标准不统一的难题。

●创新运营模式:推出“车电分离”服务,用户通过电池租赁与金融支持降低初始成本,全生命周期每公里成本较燃油车节省0.62元,年省运营费用6万-8万元。

●智能平台管理:配备智能云平台,实现电池健康监测、路线优化与动态调度,单站年减排量相当于替代100辆乘用车的碳排放。

高速公路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绿色用能

榆和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数智化区域微电网示范项目由山西交控新能源公司牵头实施。作为集团公司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和交能融合的2.0版示范项目,聚焦高速公路场景下新能源的集成利用与智能管控,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数智化微电网体系。

●光伏发电:利用匝道、服务区屋顶、边坡等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超850万kWh,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000余吨。

●智能储能:在服务区、隧道等关键节点部署9套构网型储能设备,通过“两充两放”策略实现削峰填谷与应急保电,年节约用电成本数百万元。

●创新技术:引入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实现变压器容量共享,整体运行能耗降低2.6%;配套液冷超充桩与V2G双向充电桩,结合“三级能量平衡策略”的智能监测平台,形成“光伏+储能+充电+热能”的闭环系统。

山西交控集团将以此次入选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交通与能源的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光伏与交通设施一体化的模式,规划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自建高速公路沿线输配电网,进一步提高绿电自消纳比例,推动所辖高速公路向“全域能源自洽”目标迈进,为全国交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供稿:集团公司路域经济发展中心